能源革命和城市更新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如何利用各种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实现能源系统的转型和升级?
在19日开幕的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作主旨报告时强调了储能技术的重要性。“以前,化石能源的核心技术是燃烧,现在核心技术变成了储能,电力和热力都需要通过储能来平衡。”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显示,从需求总量上看,到203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3万亿千瓦时以上。

“这意味着大量的主导电源不可调、不可控,导致电源侧和负载侧不匹配,需要储能。”江亿称,储能技术有很多种,例如锂电池、储氢、抽水蓄能和空气压缩等。储热也是一种重要的储能方式。热泵可以将低温余热提升到所需的温度,储存在热水罐中。在他看来,电动汽车也是未来最好的储能资源之一。
江亿解释道,家庭用车的行驶里程数跟出租车相比,是出租车的1/10。一般的家庭一个礼拜或者10天充一次电,所以电池寿命是跟充电次数成正比的。按照现在的用法充电,不储能的话,车可以用30年。“你的车15年就该换了,可是电池还是新的。所以现在电池寿命对于家用车来说已经超过了车的寿命。”
怎么做到同车同寿?他表示,充电桩可以做成保护电池寿命的性能,控制充电速度、充电不要太满、也不要用光,这样就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要把(智能)充电桩系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不能看成营利的手段。它们更大的作用是帮助新能源系统解决日内的峰谷差,而且充电桩建设加免费充放电,加起来投入的综合成本也不过是专门建储能设施成本的1/3。同时又解决了新能源系统的发展,应该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江亿说。
他强调,快充桩适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场景。城市里的应该是一位一桩的智能慢充桩,要求使用者即停即接,消纳风光电。这些充电桩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又促进了电动车的发展,“这是将来的发展方向,又解决了城市电网调节问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金叶子
相关阅读 资源富集地区需更加聚焦专业化效率——谈我的家乡山西阳泉张树伟认为,阳泉的能源转型应聚焦于提升专业化效率,继续发挥煤炭产业的比较优势,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发展保持竞争力,成为我国最后一批煤炭供应地区之一。
09-19 14:36 车桩比尚未达标,充电桩产业链三大环节发展仍存大空间︱产业图谱车桩比尚未达标,充电桩产业链三大环节发展仍存大空间
产业图谱 09-14 09:45 国家能源局: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到6760亿美元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到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
08-29 10:55 国家能源局:有能力、也有信心推动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经达到了16.8亿千瓦,装机占比超过了54%。
08-29 11:0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股票配资精选,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稳中求进、久久为功。
08-29 10:2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